暴雪从一开始就找到了爱游戏官网入口属于自己的爱游戏娱乐路: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改进和创新,让所有玩家都从中获得乐趣。他爱游戏登录们的长项不是创造,而是完善。
文 / 张慧 编辑 / 方奕晗
2016年2月,暴雪娱乐公司成立25周年的庆典并未如期而至。用公司总裁迈克尔·莫怀米(Michael Morhaime)的话说,暴雪在作好充分准备前,拒绝踏入“25岁大关”。
英雄和时势互相成全
1991年2月8日,获得UCLA本科学位的迈克尔·莫怀米(Michael Morhaime)、艾伦·阿德汗(Allen Adham)和弗兰克·皮尔斯(Frank Perace)成立游戏工作室Silicon&Synapse,在当时还是新兴行业的电子游戏领域试水。这正是大名鼎鼎的暴雪娱乐的前身。
暴雪娱乐能在游戏行业取得令人炫目的成功,堪称英雄和时势的互相成全。最早的电子游戏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于电脑和游戏机还没有普及,彼时的电子游戏开发,更像是科学怪咖测试计算机性能的实验。70年代,早期商业电子游戏随着家用电脑一同进入欧美社会的日常生活。那个时候,游戏的开发成本低,计算机达人开几个月的夜车,单枪匹马就能完成。直到1984年,电子游戏标杆人物乔恩·弗里曼(Jon Freeman)还表示,想通过游戏开发赚钱出名是痴人说梦,“心脏脆弱和胃口大的人都不适合这一行”。
然而,随着1980年代末红白机的盛行,电子游戏行业一夜之间柳暗花明。游戏开发日渐专业化,开发者也从单兵作战逐渐转变为小团队合作。
Silicon&Synapse入行,正赶上了这个窗口期。
在经历了两年为其他游戏工作室制作游戏端口的学习期之后,1993年,Silicon&Synapse推出的竞速游戏《摇滚赛车》和益智游戏《失落的维京人》已经初具暴雪的风骨——制作精美,少有bug,令游戏玩家至今津津乐道。
对这个未来的游戏帝国来说,1994年是里程碑式的一年。年初,他们确定了“暴雪娱乐(Blizzard Entertainment)”这个将要辉煌20余年的名字;年中,他们正式发布了垫定其江湖地位的即时战略游戏《魔兽争霸:兽人与人类》。这是暴雪第一款专门针对PC的游戏,也是第一款以“暴雪”名义发布的游戏。此后5年,随着《魔兽争霸2:黑暗之潮》风靡全球,暴雪娱乐从无名小卒成长为PC游戏界响当当的领军者。
为了融资,这个小作坊一度更名为混沌工作室(Chaos Studio),却意外发现这个名字已经被纽约的一家公司注册。“前魔兽争霸时期”的暴雪核心团队,和当时几乎所有的游戏开发者一样,现金流捉襟见肘,他们不愿花费宝贵的10万美元买下“混沌”这个名字,而是用经济实惠又书呆子气十足的翻字典的方式,最终将公司定名为“暴雪娱乐”。
翻字典的人是皮尔斯,暴雪是他找到的“听起来响亮”的词语之一。对于团队中的任何成员来说,“暴雪”都没有重要意义或者情感投射。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名字。小心思其实在后面的“娱乐”上。皮尔斯等人从最开始就希望公司的未来不局限于游戏开发,梦想有一天“暴雪娱乐”能出现在大屏幕或者漫画书上。
22年后,这个梦想伴随着电影《魔兽世界》实现了。
?2014年8月14日,Gamescom游戏展在德国科隆举行。参观者在试玩大型多人在线游戏《魔兽世界》
1994年,即时战略游戏还是个时髦的新概念。在《魔兽争霸》之前,《沙丘》等也吸引了诸多玩家。但是将即时战略游戏做到极致的,还是暴雪。他们创造的虚拟世界足够吸引人,也足够让玩家留下来——它创造的大型线上多人角色扮演游戏(MMORPG),代表着这个流派的最高水平。
暴雪从一开始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改进和创新,让所有玩家都从中获得乐趣。他们的长项不是创造,而是完善。
游戏玩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身兼骨灰级玩家和游戏开发者双重身份的提莫·齐默曼(Timo Zimmermann)在博客中写道:“在iPhone之前也有手机,在奔驰和宝马之前也有汽车,推特和脸书不是最早的社交网络。定义一个领域的未必是最初的创意者。”
他们只会记得这是不是好游戏
克里斯·梅森(Chris Metzen)在暴雪娱乐工作了21年。1994年他进入公司时只是19岁的“有些潜质的小屁孩”,如今他是暴雪娱乐的高级副总裁。
?克里斯·梅森(Chris Metzen)1994年进入暴雪娱乐,如今他是公司的高级副总裁
促使梅森进入这一行的,是游戏开发“野蛮生长”的力量和“不设定边界的想象力”。当时的暴雪只有25名员工,是个关系紧密的小团体。
上世纪90年代,很多游戏公司会赶在圣诞节的销售旺季推出游戏,之后再逐一修复漏洞。暴雪则不然。在游戏达到一定水准之前,他们宁可背上“跳票”的恶名也不肯草草发售。1998年3月发行的《星际争霸》的封面上,暴雪预告了将会在同年推出《暗黑破坏神2》,而后者直到2000年才出现在市场上。
暴雪信奉的是,“没有多少玩家会记得游戏发布是不是比预期时间晚,他们只会记得这是不是个好游戏”。
2002年年底,暴雪发布《魔兽争霸3:混乱之治》,梅森一度认为公司的潜力已经达到顶峰。两年后,《魔兽世界》的爆红,“让一切都不一样了”。
早在1997年《魔兽争霸2》上市后,暴雪就推出了战网在线游戏服务。2000年前后,受网游《网络创世纪》和《无尽的任务》的启发,暴雪开始开发MMORPG。又一次,这个不是由暴雪首创的概念,被它推上了巅峰。
产品发布前,暴雪公司内部曾经将网游《魔兽世界》当成一次冒险。有人担心,《魔兽世界》会成为暴雪的“滑铁卢”。
当时,最火爆的大型多人在线游戏《无尽的任务》用户不到50万。梅森说,即使是鼓励员工“敢于做梦”的暴雪高层,也认为一年之内能吸引100万玩家已经是最大胆的白日梦了。而这个目标在梅森看来“简直就是说疯话”。
一年之后,《魔兽世界》已经有了500万的付费玩家。2010年达到顶峰时,有1200万活跃用户,创造的年利润高达2.17亿美元。10年过去了,《魔兽世界》仍然是业内无法超越的传奇。
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的加持下,《魔兽世界》的成功让暴雪娱乐真正成为一家全球性游戏公司。上世纪90年代,暴雪的主要玩家还集中在英语世界,到了2014年,半数以上的玩家生活在亚洲。
然而,这种“进化”让暴雪娱乐措手不及。“缔造好玩的游戏产品仍然是公司的核心价值,但是突然之间,我们要学习如何扮演全球性的服务提供商。我们多出了200件要以最高水准完成的任务,比如提供技术支持、客户支持、社区管理等。我们手忙脚乱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只能拼命招聘人手。”梅森说,“魔兽世界的成功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它挑战了我们的团队、文化、增长性和复杂度。”
在无序中寻找新秩序
“后魔兽世界时代”的暴雪娱乐迅速膨胀,曾经紧密的核心团队被拆分为不同的小组,暴雪员工在无序中寻找新的秩序。
开发部门的前3个小组,负责明星产品《星际争霸》、《魔兽世界》和《暗黑破坏神》的后续开发。神秘的4组,负责打造1998年以来的第一个新IP——泰坦。莫怀米曾透露,这是“你能想到的最雄心勃勃的项目”,期待它领衔下一代的多人在线游戏。暴雪对这个项目倾注了大量资源,包括《魔兽世界》的负责人杰弗里·卡普兰(Jeffrey Kaplan)。
但是7年之后,这个项目被莫怀米以“不够精彩”为由,“枪毙”了。
暴雪公司内部,有一群专门负责“挑刺”的人。他们不参与游戏的开发,却时不时地来看看项目的进展。《星际争霸2》的负责人达斯汀·白劳德(Dustin Browder)情绪复杂地回忆:“他们会说,‘哇,这个太蠢了,我不喜欢’。他们不会和风细雨,因为我们不需要他们扮好人。早晚有一天,这些游戏是要面向大众的,玩家要为它支付真金白银。”挑刺组的成员是暴雪内检程序的重要一环,他们只需指出游戏中不够精彩的部分,但是不负责给出修改意见。具体怎么修改,要靠项目组的人自己想办法。
《泰坦》的夭折常被玩家拿来证明暴雪娱乐的最重要的精神内核——游戏第一、品质承诺。暴雪当然可以将这款游戏发布出去,以其雄厚的粉丝基础,未必不会大卖。
梅森说,《泰坦》的问题在于,它还是一个适合游戏机的游戏。“现在我的家人都在用移动设备玩游戏了。我们的确是有底气的PC游戏开发者,但是随着世界的改变,我们需要对产品作出调整。”
根据美国娱乐软件协会的数据,2014年,51%的美国家庭拥有专门的游戏机,行业创造的价值达到800亿美元。
行业的壮大,意味着规则的改变。2010年前后,互联网游戏和单机游戏开发进入战略收缩期。暴雪娱乐率先感受到这样的变化:《魔兽世界》的注册人数从1000万下降到700万、500万。如今,玩家数量已经不再作为指标数据,出现在暴雪公司的季度报表中。
这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分支遍布全球的游戏巨头,目前拥有4700多名员工。无论程序员、美工,还是音效师、故事设计,甚至前台的接待员,个个都是资深游戏玩家。时至今日,这家公司仍然是精品游戏的代名词,也是网游和单机游戏开发领域的佼佼者。它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对于25周年庆典何时举行这一问题,公司总裁莫怀米仍然无法给出准确的时限。
点击以下 关键词查看相应内容:
岳云鹏 | 孙越 | 优步长沙 | 翻译官
邹市明 | 张尔瓒 | 魔兽集结号 | 还珠学
520 | 六神磊磊 | 伍迪艾伦 | 张楚
●●●
文章首发于《博客天下》第221期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已经多次购买了,一如既往的好,值得信赖的商家。 性价比很高,用了一段时间没有任何问题,点赞!
质量超出预期,非常值得购买,下次还会再来。 已经多次购买了,一如既往的好,值得信赖的商家。
Fast shipping and great customer service. Very happy with my purchase.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